工作动态
“二十大”指引下纺织产业未来创新势能有哪些?
来源: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发布日期:2022-10-21    查看次数:


“二十大”指引下

纺织产业未来创新势能有哪些?


中国 纤检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报告提到,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纺织工业是产业报国和强国富民的有力承担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只有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体系化的创新能力,才能使纺织工业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成为具有潜力实现强国建设的工业部门。


1

纺织制造业痛点与机遇并存

纺织制造业涵盖纤维加工、纺纱、织布、制衣、制鞋、印染、辅料、纺织机械等子行业,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纺织制造需要引进更多的创新要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各生产工序也有效率改善的空间,是纺织服装行业专精特新的主体。目前,纺织制造业面临着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产业链向东南亚临近国家转移、出口受制于贸易壁垒等外部因素、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大部分企业主要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弱等痛点。因此,纺织品创新研发实现补链、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实现强链、智能化改造实现强链成为了纺织制造业的重要机遇。


纺织品创新研发实现补链。纺织品发展的本质是满足甚至引领消费者的需求,以服装产品为例,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有织物柔软、美观、消臭、凉感等诉求,在特定场景下又有织物防水、防风、耐磨、透气等需求,因此通过创新研发改善纺织品的外观、质地和功能性始终是纺织业的重要机遇。


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实现强链。从纺织生产流程可以看出,纺织工序环环相扣、链条较长,下一环节制造商(如成衣厂)往往需要先等待上一环节制造商(如面料厂)生产完成后,再进行自己的生产,存在采购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上游环节供应不稳定、对供应链的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而一体化生产是指纺织企业将生产工序都集中在同一工业区内,从而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对客户的高效响应,同时也节约了物流成本和管理费用。目前,很多上市纺企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的纺织环节,不仅从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再到纺纱、制造、染整,最后到下游裁剪缝制均有布局,还积极地与下游品牌商开展紧密合作。


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强链。智能制造主要包括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外部供应链和内部生产系统的数字化连接,纺织智能加工装备的开发以及全流程的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等三部分,可以分别解决系统数据割裂、劳动力成本上升、大规模流程化管理难度高等痛点,实现及时响应交付、降本增效,与东南亚制造企业展开错位竞争。


2

不同的纺织创新发展方向

新型纤维潜力大: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产量优势明显,202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比重70%以上。但是,化学纤维加工所需的上游石化材料部分依赖进口,未来随着石化材料国产化项目的落地,下游化纤加工行业或将受益。此外,纤维是纺织品的质地和功能的基础,创新开发纤维材料大有可为。简单的比如纤维加工工艺可以对原有纤维改性,脱磷片处理可改善羊毛毡缩的缺点,使其可机洗,纤维开发还可以创造出更多差别化、多功能、可持续、高性能的纤维,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性能纤维自给率。


纺纱同质性严重,工艺流程待创新:纺纱环节距离上游原材料环节近,纺纱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占比高,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大,而且纺纱机器设备成熟、自动化程度较高,纱线产品同质化程度较为严重。机遇上,纺纱工艺仍待持续创新,比如涡流纺纱可纺制出高蓬松感纱,赛络纺可以使得毛纱更轻薄等,开清、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全流程自动化、连续化以及生产过程智能化仍有提升空间。


功能性面料价值高:面料研发的技术壁垒较高,是纺织制造产业链上价值最高的环节之一。行业层面上,虽然仍有许多中小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但是已有部分企业凭借优秀的创新织造工艺和面料设计开发能力,并通过布局功能性面料提升了其产品附加值。


制衣高度依赖人力,与需求端共成长:由于服装的质地较软,其裁剪、缝制、熨烫、包装等工序高度依赖于人工,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低劳动力成本和税收等比较优势下,制衣环节向外转移的趋势难以逆转。因此,对企业而言,海外产能布局是顺应趋势、减少成本的重要机遇。此外,从下游需求角度看,运动服饰、弹性服饰、内衣等均是成长性较高的行业,从而可以将机遇反哺给上游制衣行业。


制鞋高度依赖人力,专注功能性和舒适性:与制衣类似,制鞋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东南亚、南亚转移的趋势难以逆转,海外产能布局是大势所趋。此外,运动鞋面的可持续性、功能性、舒适性创新,防震片及底台的性能提升是重要机遇。


印染环保要求高,产品多样化:其是纺织业中最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热、电、水等能源成本占比高,烧毛、退浆等环节均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废水COD值高、色度深、碱性大。因此,政策端对印染行业企业准入、能源耗用标准、废水排放等要求已持续多年。绿色制造既是印染企业的底线,也是环保投入力度高、成果显著的印染企业的机遇。此外,除了传统的坯布染色外,纤维染色、纱线染色是多样化的细分产业,其相对坯布染色耗水量更小,且色彩更丰富和立体,在高端纺织品领域用途广泛。


辅料灵活快反,降本增效:辅料如钮扣、拉链等是成衣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其单价值低,搭配成衣不同的风格颜色,辅料品类多,而且为了配合成衣交付有交期短、生产灵活等要求,因此,通过智能制造降本增效,以及一站式服务整合供应链缩短交期是辅料企业的重要机遇。


高端纺织机械有待发展: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产纺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0%以上,普通的针织、成衣机械基本实现全面国产化,但部分核心的高端技术仍然被德、日等国掌握,仍有10项纺织装备与零部件依赖进口。所以,其机遇仍在于发展关键纺织装备和技术,如全自动穿经机、高速数码直喷印花机等高端设备。


结语:二十大的召开,为纺织行业提供了关键发展思路,尽管当前外部形势复杂,但整体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适应变局、赢得未来,围绕“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定位,把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摆在产业核心位置,以新的眼界、新的格局、新的胸怀,切实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本网站|版权信息|法律公告|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管信箱

版权所有:2007-2008 陕西省纤维检验局 Copyright © 2007-2008 www.sxxj.org.cn,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陕西质检大厦13楼 电话:029-62655835 

            陕ICP备2022008018号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