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加强棉花标准体系建设,以关键技术标准保障产业链韧性与安全
来源:中国纤检     发布日期:2024-06-26    查看次数:

完成棉花强制性国家标准《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的修订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将短纤维率指标引入标准,关键技术指标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步开展其配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在保障棉花供给安全、产业稳链和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协作的重要作用。

同步制定棉花国家标准外文版,提升我国棉花重要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我国自主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以及提升我国在棉花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开展多种形式的标准宣贯和配套标准制修订,采用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的宣贯与解读新模式,为标准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标准发布信息在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进行报道,获得2023“年度最受关注标准”第二名。



工作纪实



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发挥关键技术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的要求,不断健全棉花标准体系,完成我国棉花强制性国家标准《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GB 1103.1—2023)及相关配套检验方法标准的修订。《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是棉花产业最关键的技术标准,修订过程中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吸纳相关研究创新成果,引入了短纤维率指标,增加了全自动原棉杂质分析系统法、异性纤维手工法等测试方法及二维码标志等内容,从严设定了标准含杂率及轧工质量分档标准,提高了抽样代表性,保持了颜色级、马克隆值、长度、断裂比强度指标的基本稳定,并根据技术基础条件设定了短纤维率和全自动原棉杂质分析系统法的过渡期。该标准在支撑生产、收购、加工、进出口、储备、销售等关键环节提质增效,对于保障我国棉花供应安全,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着推进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提高我国棉花标准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在棉花标准领域话语权的目标,在《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中文版发布后,第一时间进行标准外文版的编译工作,为推动我国先进标准“走出去”提供了素材基础,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中国充分发挥作为棉花生产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

扎实做好《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及其配套标准的宣贯工作。编写标准宣贯教材、制作标准的“一图读懂”以及录制标准解读视频等。标准使用人员可通过标准解读视频和宣贯教材深入了解标准技术内容,其他人员可通过标准的“一图读懂”了解和关注我国棉花标准。

·经验启示·


标准化工作要与国家战略部署和产业情况紧密结合,深化标准与科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推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相互兼容,不断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以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为目标,以高质量标准体系引领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

要发挥好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健全完善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努力研究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纤维制品舒适、轻便、绿色等新需求的标准,发挥标准在扩大内需中的引领作用。同时,着力研究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标准,发挥标准在保障棉花供给安全、产业稳链和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协作的重要作用。要不断提高棉花等纤维重要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实现纤维标准外文版作为中国标准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技术和标准话语权。

关于本网站|版权信息|法律公告|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管信箱

版权所有:2007-2008 陕西省纤维检验局 Copyright © 2007-2008 www.sxxj.org.cn,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陕西质检大厦13楼 电话:029-62655835 

            陕ICP备2022008018号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