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监信息
100件服装测试:小米有品、Kappa、韦小宝、MOUSSY等30款不达标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1-08-27    查看次数: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各式服装都是必不可少的消费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近期,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部分服装开展了比较试验。测试结果显示,100件样品中有30件样品未达到国家及相关标准要求,整体不达标率为30%,其中,上衣类有11件样品,休闲裤类有11件样品,牛仔裤类有8件样品。

本次比较试验不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明示产品标准要求的项目主要有6项,分别是产品使用说明、纤维含量、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和起毛起球,其中,产品使用说明不符合情况最多。


 ▲比较试验不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明示产品标准的样品


测试样品


本次比较试验样品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11家购物场所以及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网易严选、唯品会、小米有品等5家网络购物平台随机购买了100件样品。

按照样品类别划分,本次所购样品主要分为3大类,其中上衣类40件,休闲裤类30件,牛仔裤类30件,样品价格从49.0元至1428.0元不等。本次比较试验样品种类多、品牌覆盖范围广,基本可以代表不同消费水平群体的需求。


测试项目


本次比较试验对产品使用说明、纤维成分及含量、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和起毛起球等项目进行了测试。

另外,专门针对消费者所关心的牛仔裤产品质量问题,对牛仔裤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


pH值


作为重要的纺织品安全性能指标,pH值一直是各监管机构的重点检测指标,同时也是不合格频繁出现的指标之一。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许多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等,若水洗不彻底或管理不严,就会造成织物中存有酸、碱残留物。一旦pH值超标,容易刺激人体皮肤,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皮炎等疾病。

本次比较试验中,共有1件样品的pH值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GB 18401和明示产品标准的要求。



产品使用说明


产品使用说明是对商品整体情况的说明,是消费者选购和维护商品的主要凭据,更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

本次比较试验中,共有20件样品的产品使用说明不符合相关明示标准要求,其主要表现为产品使用说明信息标注不全、标注信息错误、不同形式间的使用说明标注内容不一致以及未明示产品类别等方面。



纤维含量


纤维含量反映了服装产品的材质构成,决定了服装产品的服用性能,也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本次比较试验中,共有6件样品的纤维含量不符合相关明示标准要求,不符合情况主要表现为纤维名称与产品中所含的纤维不符、纤维含量偏差超出规定允差范围以及纤维成分的多标、漏标等3个方面。



色牢度


染色牢度是指织物染色的坚牢程度,是直接影响到服装整体外观效果的测试项目。

本次比较试验中,共有8件样品的色牢度未达到国家强制标准GB 18401和相关明示标准的要求,主要涉及耐干摩擦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2个项目。



起毛起球


起毛起球是指在穿着过程中,纤维受摩擦力、拉力等各种外力的作用,纠结在一起,形成球状的现象。

本次比较试验中,共有2件样品的起毛起球性不符合相关明示标准要求。



消费提示


1.消费者购买服装应尽量选择正规的经营场所,留存购物凭证,以便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应注意查看商品本身的产品使用说明是否完整、准确,产品标识应至少包括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图形符号、执行产品标准、安全等级等内容。尽量不要购买无产品使用说明的服装,同时后期洗护时也要按照使用说明的提示进行。

3.目前市场上的服装价格差别较大,做工和质量差距也大。在挑选颜色时,建议消费者选择颜色较浅或色调自然的产品,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甲醛、染色牢度超标的风险。

4.先清洗,后使用。选购服装时,质量过关的产品味道一般清新自然,无异味,购买后,最好先清洗一次再穿(标注干洗的服装除外)。


附:比较试验符合标准样品汇总表


▲休闲上衣比较试验符合标准样品汇总表


▲休闲裤比较试验符合标准样品汇总表


▲牛仔裤比较试验符合标准样品汇总表

关于本网站|版权信息|法律公告|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管信箱

版权所有:2007-2008 陕西省纤维检验局 Copyright © 2007-2008 www.sxxj.org.cn,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陕西质检大厦13楼 电话:029-62655835 

            陕ICP备2022008018号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