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检百科
新时代呼唤纺织检验检测行业变革
来源:中国纤检杂志微信号     发布日期:2024-01-31    查看次数:


新时代呼唤纺织检验检测

行业变革


文/伏广伟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


中国 纤检

摘要

新时代呼唤纺织检验检测行业变革。正确认识这个即将到来的变革对于行业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从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纺织产业体系的需要,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揭示检验检测行业的变革趋势,预测纺织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方向,为行业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1

高质量发展呼唤变革

我国纺织工业经过4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已经沿着“科技、时尚、绿色”的科学路径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很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历史巨变,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正在不断崛起的强力有竞争对手。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到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685.6亿美元,同比减少8.9%。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为1233.6亿美元,同比减少9.2%;服装出口金额为1452.3亿美元,同比减少8.6%[1]。魏雨晴[2]依托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尽管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一枝独秀,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柬埔寨、缅甸和越南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均强于我国,且10年来缅甸在三项测算指数上均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列为国家战略,正是对我国纺织行业继续加大领先优势、更大幅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剂。检验检测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时期更要发挥积极作用。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必须结合新时代新征程中的职责使命,在发展中求变、应变,以公平竞争促进新发展,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与功能;以智慧检测开启新征程,通过以智能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信息化支持智慧监管,以数字化满足民生需求,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3]


2

质量监管催生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升级,不断深化质量认证体系改革创新,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国家将检验检测服务业定位于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加之消费者对质量管理的高参与度这一时代特征推动了质量监管工作的变革,中国纺织工业的质量现代监管体系正在形成,作为纺织行业检验检测机构必须不断催生变革,才能迎接新的发展阶段带来的挑战。


但当前大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多满足于传统的检验模式,前瞻性研究和增值服务不够。存在重样品检验而轻检后服务,为政府部门、企业提供的增值和延伸服务不够[4]同时,因高度开放,检验检测行业目前看重市场开发高于品牌建设,缺乏长久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检测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户均科研经费仅为 49.25 万元,全行业参与科研项目户均不足1项,全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占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的7.54%,户均有效发明专利仅0.92 件[5]


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清醒认识到上述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科研创新,研发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等,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覆盖全国主要纺织产业集群的服务平台和信息系统,推进智慧化、智能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通过联合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等集中社会优势资源,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检测检测服务质量。最终,从仅对终端产品服务,逐步向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等全产业链渗透,从单纯的检测出具结果全面转向致力于帮助纺织服装企业提高质量,避免质量事件发生上。


3

数字化孕育变革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消费领域的变革传导到了纺织服装领域,引起了急剧变革。


随着“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时代特征凸显,特别是消费者对于设计和质量参与度的提升,这将是纺织服装行业及相关检验检测机构最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批量生产时代,生产一万件服装按一定比例来抽检,检测比例是万分之几。而随着电商、个性化的发展,今后一万件服装件件不同,则可能要做一万次检测。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使用现行标准来进行检测,绝大多数测试项目需要对产品进行破坏,这将造成极大损失和资源的极度浪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测算数据,我国境内每年因检测毁掉各类纺织品数量高达百万件,直接损失高达20亿元人民币[6]。因此,纺织检验检测机构必须从纺织品非破坏性检测方向着手研究,目的在于在不破坏或少破坏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检测,并通过使用与现行检测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手段,分析无损检测的可行性及数据可靠性,为纺织品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


同时,在现有标准体系下,还应该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一次测试数据的全产业链共享。如可将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纺织面料馆收录样品根据其用途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将测试结果与面料编号同步对应上传至管理系统,当面料采购商采购面料时,供应商向其提供面料编号,方便采购商及后续商家查询检测结果,如此产品只需进行一次检验,而测试结果可以共享,在省下大量的检测费用同时,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大量样品的破坏[7]


4

技术创新链动变革

党的二十大全面部署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纺织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为之保驾护航的检验检测行业。检验检测行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纺织服装的创新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按照创新模式可区分为点式创新、链式创新、面式创新三种类型。


点式创新星罗棋布地分布于主体的各方面,但创新阻力恰恰来自从点式创新向链式创新过渡的某个环节之中。只有通过有效整合,才能将其在一个企业乃至某一个细分行业形成良性的创新局面,达到共同繁荣进步的目的。但这必须通过聚集化、专业化、网络化、高效化、紧密化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以印染的上浆环节为例,上浆的作用是降低经纱断头率,提高可织性、耐磨性;增加抱合力,减少起毛,毛羽贴伏,保持原有弹性,但后续进行染色、后整理时又需要退浆,退浆工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手感、染色、印花效果等。如此,上浆对于织造的贡献反而成为下游退浆、后整理的一个难点。这也恰恰反映出由点到链的创新,需要从全产业的角度进行协同思考。上浆、退浆新技术的发展必须配合与之适应的检测技术来进行评价,如此,通过技术创新的链动推动检验检测行业的变革。又如,纺织行业的低碳和无人化趋势需要检验检测行业对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随着纺织工业的个性化发展,对于行业的共性创新需求与日俱增,不但技术的先进性要贯彻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也要求检验检测贯穿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与技术创新协同一致的产品质量管理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行业模式。


综上,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呼唤检验检测机构能够为其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消费安全提供保障,借此为企业树立起信任和品牌形象,检验检测行业必须做好准备,不断地应变、求变,通过变革去适应数字化、个性化时代对质量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如此才能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与纺织服装行业一道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于本网站|版权信息|法律公告|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管信箱

版权所有:2007-2008 陕西省纤维检验局 Copyright © 2007-2008 www.sxxj.org.cn,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陕西质检大厦13楼 电话:029-62655835 

            陕ICP备2022008018号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