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羽绒服装等
13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对羽绒服装等13种产品开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监督抽查概况。共抽查检验1641家生产单位、1285家销售单位的1778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426批次。在抽查不合格产品中,烟花爆竹61批次、羽绒服装26批次、睡衣居家服11批次、老年鞋8批次、学生书包24批次、玩具14批次、无线充电器18批次、电源适配器12批次、移动电源31批次、读写台灯8批次、固定式通用灯具76批次、嵌入式灯具111批次、电动自行车26批次(见附件1)。
(二)跟踪抽查情况。跟踪抽查到上次抽查不合格生产单位69家,其中有12家生产单位产品仍不合格(见附件2)。
二、抽查结果分析
(一)羽绒服装。在抖音、京东、拼多多等13家平台177家销售单位抽查185批次产品,涉及广东、浙江、福建等13个省份183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26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18批次产品绒子含量不合格,11批次产品羽绒含绒量不合格,11批次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3批次产品耐水色牢度不合格,2批次产品耐酸汗渍色牢度不合格,2批次产品耐碱汗渍色牢度不合格。
(二)睡衣居家服。在得物、喵街、今日头条、蘑菇街、云集等19家平台186家销售单位抽查195批次产品,涉及广东、福建、重庆、河南等11个省份188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11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交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有1批次产品安全项目pH值不合格,10批次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
(三)老年鞋。在京东、天猫、拼多多等5家平台47家销售单位抽查50批次产品,涉及福建、广东、河南等4个省份49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8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1批次产品安全项目游离或可部分水解的甲醛不合格,6批次产品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1批次产品外底与外中底粘合强度不合格。
(四)学生书包。在拼多多、天猫、唯品会等14家平台83家销售单位抽查84批次产品,涉及广东、湖南、北京等5个省份80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24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21批次产品安全项目可触及的塑料件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限量不合格,3批次产品振荡冲击性能不合格,2批次产品缝合强度不合格。
三、有关要求
针对本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各有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要求,迅速组织做好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工作,并及时将处理情况录入e-CQS系统。对不合格产品,要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严禁生产销售;涉嫌假冒、无证生产及未标注厂名厂址的,要通过现场检查、询问情况、查阅合同发票等方式调查取证,查清违法事实,从严从快从重处置。对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要明确整改要求,严格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组织复查。对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要开展现场检查和跟踪抽查,核查、约谈、依法严肃处理,并实施重点监管。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要督促抽查不合格生产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按要求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质量安全风险清单,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总局将加强抽查结果处置情况的跟踪督办,并视情通报。